关于退休年龄、身份
退休年龄如何认定
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60周岁,女职工年满50周岁,女干部年满55周岁。认定退休年龄的材料可以是身份证,也可以是人事档案材料,那么问题来了,当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一致时该如何认定退休年龄呢?退休年龄以本人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。因此,认定退休年龄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依据,档案中最早的出生时间是认定退休年龄的依据。
女职工与女干部身份认定
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复杂性在于不仅男女退休年龄有差别,女工人和女干部不同身份的退休年龄也有差别。认定女干部和女职工的身份,决定了退休年龄和办理退休手续的合法性。一般来说,企业应当编制包含岗位名称和岗位性质的岗位目录,按照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和岗位目录来认定女职工和女干部的身份。
现实中还存在着女职工与女干部身份转换的问题,如原为女干部身份,在退休前在工人岗位工作,或女工人在退休前担任管理岗位,此时的退休年龄如何认定呢?对职工岗位在退休前发生变动的,要结合退休前所在岗位持续工作时间确定。例如山东省有关规定,女干部转女工人,需要达到50周岁时在岗位工作满5年,女工人转女干部,需要退休前连续在管理岗位工作满10年。
灵活就业转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的认定
在长达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,一部分人群会经历失业到再就业的过程,如果中断就业,为避免社保断缴,只能先按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,当中断就业人群再次进入企业工作,按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,此时退休年龄又该如何认定呢? 根据相关指导文件,原来按个体工商户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缴费、退休前进入企业工作的女职工,在企业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0年的,可以按企业女职工50周岁办理退休手续,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,仍按灵活就业人员55周岁办理退休手续。所以当社会保险人员缴纳类别发生变化,涉及退休年龄时需要注意累计工作年限的条件。
退休年龄已满但缴费年限不足,怎么办
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,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,但由于各种现实因素,导致社会保险断缴,造成退休年龄已满但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不足,不能领取养老保险金。养老问题是关乎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,对累计缴费年限不足的情况,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,如果延长缴费已满5年后累计缴费年限仍不满15年的,且在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加社会保险的,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。
( 人资部)2023.07.1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