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夏至》
——左河水
骄阳渐近暑徘徊,一夜生阴夏九来。知了不知耕种苦,坐闲枝上唱开怀。
"二十四节气"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,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,通过观察天体运行,认知一岁(年)中时候、气候、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。二十四节气,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"十二月建"(月令)的特定节令。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,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。
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,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"回头路",太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。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(北纬23°26')以北的地区来说,夏至日过后,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;对于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来说,夏至日过后,正午太阳高度经过南返的太阳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。夏至这天并不是北半球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,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,这时还在继续积蓄,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。俗话说"热在三伏,冷在四九",真正的暑热天气,大约在大暑-立秋,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。
我们在感受夏天美好的同时,我们要感谢和致敬,为了我们美好生活,那个默默为我们承担人的,那个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。
( 女工委 宣)2021.06.2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