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服务动态

如何评价应届生在面试中说的「虽然我没有经验,但是我非常愿意学习」这句话?

发布时间:2024-11-12 14:21:59

如何评价应届生在面试中说的「虽然我没有经验,但是我非常愿意学习」这句话?

一位从事招聘多年的HR表示:很害怕应届生这么说。




这年头,应届生都需要经验丰富了?这不是HR在为难应聘者吗?

其实不然,HR 对应届生“有无相关经验”的提问,是有自己的道理的。

一是不排除有些同学有非常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规划,因此确实做过很多和应聘岗位高度相关的实习,如果能通过一个问题把这类同学快速筛选出来,何乐而不为?

另外就是即使没有特别相关的经验,HR 也想就这个问题判断一下同学们的应变能力,希望看到一些有技巧或者幽默的回答。

“虽然我没有经验,但是我非常愿意学习”虽然对多数面试者来说,带着小心翼翼的讨好,也有些破釜沉舟的坚持;

但是这句话确实空洞的,没有实际意义也突显出了青涩稚嫩。不少HR对此摇头皱眉,甚至因此决定淘汰候选人。


我们之前就这个话题征集留言,也收到了很多相同的看法。




但与此同时,HR朋友们同样也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:

招聘,不是为公司招到“十项全能”的优秀人才,而是选择那些平凡的普通人。


“经验”真的重要吗?

随便打开一个招聘网站,无论职务大小、薪资多少,经验一栏很少写着“不限”。

经验真的是一道门槛,或者说是一项优势吗?也不一定。


1)在培养人才方面,不同公司的想法是不一样的。


有些公司就喜欢底子合格,但是一张白纸的应届生。

华为的“狼性文化”,阿里的江湖梦想——“六脉神剑”,这些公司自己的文化基因也是这些公司的独特属性。

而对于这类公司,你有过多的相关经验甚至还是一个扣分项,因为你的经验未见得符合他们企业的价值观。

华为每年都会从全世界的高校中招聘大批应届生。手笔之大,前有200w年薪的“天才少年”,后有任正非在最新演讲中提到,“明年的应届生招聘人数至少扩大到8000人”。


我也听HR朋友谈到过,能力和经验都很优秀的人,因为行事作风和公司不和,没有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不说,还令整个团队人心涣散,核心人员接连出走,更让他苦不堪言。

2)除此之外,怎样回答定成败。

为什么“虽然我没有经验,但是我非常愿意学习”令HR摇头,令很多人求职遭拒?

Talk is cheap. 你的话语不值钱。




如果一个信号不需要任何成本,那么这个信号就没有意义。对HR说“我愿意学习”,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但是,说这句话也并非必死无疑,有人就给出了满分答案。

我曾经面试过一位W同学,同样是没有经验,他是这样回答我的:

“虽然我没有经验,但我对这个岗位的知识进行了大量的学习,并详细了解了公司的业务,针对我的应聘岗位,我做了一份简单的面试作品,请您过目。”

我没有理由不接受他,除非是招聘主管以上的职位。

在征集的留言中,也有HR给出了最佳建议。




所以,“我没有经验”不是什么问题,问题出在后半句,你不应该没经验,还不做任何准备,只说一句“我愿意”。

图片

HR要做出正确的判断

当HR朋友们听到“虽然我没有经验,但是我非常愿意学习”,就可以直接下判断了吗?

不是!作为公司人力资源的守护者,人力资源质量的把关人,决不能存在偏见,根据几句话或者几个行为对应聘者“判死刑”。

应聘者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动机,都是心灵对心灵的博弈,深挖背后的动机可以帮助HR对求职者做出正确的判断;盲目pass,可能错失正确的人选。


1)“愿意学习”是在表达一种应聘姿态

首先,他们很明白自己的缺点——没有光鲜的履历,也明白HR对此心知肚明。直接抛出“我没有经验”这个点,是一种示弱。

其次,后一句话是重点,“但是我非常愿意学习”。

愿意学习表达了面试者的低姿态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

我们知道工作是需要付工资的,而学习则是要交学费的。

“我非常愿意学习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:我愿意做一个学徒工,我可以接受工资少点,就当做交学费了,但我需要这份工作。

因为没有任何议价能力,“愿意学习”已经是他们能拿出来的最后的本钱。所以他们才会说着相似的话,尽量放低姿态,希望为平凡的自己求得一个谷底起步的机会。

 

2)愿意学习,有无穷的能量

 

大多数人以为「虽然我没有经验,但是我非常愿意学习」是求职者在以“愿意学习”作为应聘筹码,是白嫖但其实不然。


美团王兴对“我可以学”这句话特别推崇,很欣赏这样说的人。





对于应聘者来说,愿意学习除了表现出积极的态度,还有一种面对任何困难无所畏惧的自信。


面对未知,在几乎完全没有经验、没有体验的时候,学习能力可以让我们超越自己原有的边界和舒适区,在“无人区”取得立足之地。


所以HR们听到这句话真的不必急着摇头,摒弃偏见,合理分析背后的动机才是正解。


选择能力匹配岗位的普通人

而非“优秀”人才

作为一个招聘者,主要的任务是什么?


很多人,甚至做了很多年HR的人可能都会说:为公司招到优秀的人才呗!

其实不然。


准确的说法应该是:为需要的岗位,招到合适的普通人。

之所以强调“普通人”而非“优秀人才”,是想告诉大家,“优秀”和“合适”,很多时候并不是等价的;


大多数时候,我们并不是在甄选人才,而是在无数普通人之中,选择最合适的那个。

假如一个应届生,他是高考状元,北大毕业,科科成绩全系第一,年年特等奖学金,本科发表无数论文,领导执行项目若干。

他不用标榜什么愿意学习,简历自然全是干货。


他开价5w,你预算5k。

你不能不说这是个优秀人才,但显然并不符合你的招聘要求。这个人应该在第一时间就排除到你的候选列表之外。


做HR的朋友意识到,纵然不完美,也不要忽视了招聘的关键——


所谓招聘,不是为公司招到“十项全能”的优秀人才,而是招到能力和公司岗位匹配的普通人。


而且,有时候「愿意学习」比「经验丰富」能创造出的更大的惊喜